您现在的位置是:首页>>专题网站>>平安校园>>安全教育>>教育教学>>文章内容
防溺水安全知识
作者:万云娟     文章来源:本站原创     点击数:     更新时间:2013-05-27

溺水是常见的意外,会水者与不会水者都有可能发生,我们要了解一些溺水的基本知识和学会一些溺水救助技能。  

 一、什么是溺水?  

溺水是指人淹没于水中,水充满人体的呼吸道和肺泡所引起的窒息。这种窒息会造成人呼吸停止和心脏停搏而死亡。  

溺水后,溺水者面部会出现青紫、肿胀、双眼充血,口腔、鼻孔和气管充满血性泡沫等症状。肢体冰冷,脉细弱,甚至抽搐或呼吸心跳停止。临床表现患者有昏迷、皮肤粘膜苍白,有的口、鼻充满泡沫或淤泥、杂草,腹部常隆起伴胃扩张。  

二、溺水种类:  

㈠不会游泳的。这些溺水者多是因为疏忽,有的是因为钓鱼或在河边玩耍,一不小心就掉到河里去了。  

㈡水性不太好的人。这类人溺水多半是因为逞能,在水中游一段时间,又游得较远,因体力不支游不回来而溺水。

㈢水性好的人。这些人在水中由于腿部突然抽筋,一时紧张慌乱而导致溺死。  

㈣在水中嬉戏。这些人自认为水性好,在水中玩耍、取乐而发生溺水的事件。  

三、如何预防溺水?  

不要私自在海边、河边、湖边、江边、水库边、水沟边、池塘边玩耍、追赶,以防滑入水中,有句俗语:有事无事江边走,难免有打湿脚的时候。   

严禁小朋友私自下水游泳,如下水必须有大人的陪同并带好救生圈。   

严禁小朋友私自外出钓鱼,因为钓鱼蹲在水边,水边的泥土、沙石长期被水浸泡,而变的很松散,有些水边长年累月被水浸泡还长了一层苔藓,一踩上去就滑入水中,即使不滑入水中都有被摔伤的危险。   

如果不慎滑落水中,应吸足气,拍打着水,大声地呼喊,岸上的人应马上呼喊大人救援,并找附近的有长树枝、竹子、草藤什么的,便于抛向落水的人抓住,如果没有大人来救援,岸上的人应一边呼喊一边马上脱掉衣服、皮带并把它们接起来抛向落水的人。   

如果不幸溺水,当有人来救助的时候应该身体放松、让救助的人托住腰部。   

当自己特别心爱的东西,掉入水中时不要急着去捞,而应找大人来帮忙。     

㈦不会游泳的人,千万不要单独在水边玩耍;没有大人的监护,不要和伙伴们玩水。  

㈧游泳前应做全身运动,充分活动关节,放松肌肉,以免下水后发生抽筋、扭伤等事故。如果发生抽筋,要镇静,不要慌乱,边呼喊边自救。常见的是小腿抽筋,这时应做仰泳姿势,用手扳住脚趾,小腿用力前蹬,奋力向浅水区或岸边靠近。  

四、自救与互救   

㈠自救法:  

⒈不会游泳者,落水后首先不要心慌意乱,一定要保持头脑清醒。可边呼救边采取仰卧位,头部向后,使鼻部可露出水面呼吸。呼气要浅,吸气要深。切记不要将手臂上举乱扑动,因为这样反而会使身体下沉更快;放松全身,让身体飘浮在水面上,将头部浮出水面,用脚踢水,防止体力丧失,等待救援;身体下沉时,可将手掌向下压。  

⒉会游泳者,一般是因小腿腓肠肌痉挛而致溺水。如果发生小腿抽筋,应心平静气,自己将身体抱成一团,浮上水面。同时深吸一口气,用手将抽筋的腿的脚趾向背侧弯曲,并持续用力,直到剧痛消失,抽筋自然也就停止。如果手腕肌肉抽筋,自己可将手指上下屈伸,并采取仰面位,以两足游泳。  

身陷漩涡自救法   

河道突然放宽、收窄处和骤然曲折处,水底有突起的岩石等阻碍物,有凹陷的深潭,河床高低不平等地方,都会出现漩涡。山洪暴发、河水猛涨时,漩涡最多。海边也常有漩涡,要多加注意。   

有漩涡的地方,一般水面常有垃圾、树叶杂物在漩涡处打转,只要注意就可早发现,应尽量避免接近。   

如果已经接近,切勿踩水,应立刻平卧水面,沿着漩涡边,快速地游过。因为漩涡边缘处吸引力较弱,不容易卷入面积较大的物体,所以身体必须平卧水面,切不可直立踩水或潜入水中。   

⒋疲劳过度自救法   

过度疲劳后游泳或游泳过度后,都容易造成抽筋或因体力不支而溺水。碰上这种情况怎么办呢?   

觉得寒冷或疲劳,应马上游回岸边。如果离岸甚远,或过度疲乏而不能立即回岸,就仰浮在水上以保留力气。   

举起一只手,要放松身体,让对方拯救。不要紧抱着拯救者不放。   

如果没有人来,就继续浮在水上,等到体力恢复后再游回岸边。   

㈡互救法:  

因为我们小朋友年龄小,幼儿园不建议你们下水救人。如果发现有人溺水,不要冒然下水营救,要立即呼救寻求大人的帮助或投入木板、救生圈、长杆等,让落水者攀扶上岸。  

综上所述,溺水是非常危险的事,在日常生活中要提高安全意识,防患于未然。水无情,人有情。其实,只要我们在生活中注意各种游水、戏水事项,提高安全防范意识,学会在遭遇溺水懂得如何自救,溺水事件还是可以防止的。  

   

关闭窗口
打印文档
附件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