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![]() |
龙虎塘街道中心幼儿园新冠肺炎疫情应急演练方案 | |||||||||||
核酸检测初筛混管阳性应急处置(腾龙园区) | |||||||||||
作者:孙艳 文章来源:原创 点击数: 更新时间:2022-04-25 | |||||||||||
龙虎塘街道中心幼儿园新冠肺炎疫情应急演练方案 ——核酸检测初筛混管阳性应急处置(腾龙园区) 一、演练目的和意义 为进一步强化疫情防控工作,提高我园发现新冠肺炎疫情(初筛混管阳性)的应急处置能力,通过实战演练,促进我园疫情防控应急处置工作的快速、精准、规范,增强我园防疫工作小组紧密协作的有效融合,确保幼儿园和社会的稳定,特制订此演练方案。 一、演练特点 本次演练模拟接报幼儿当中有一单管初筛阳性(简称“混阳”)后,幼儿园在属地疫情防控部门进驻前采取的先期处置流程,包括信息核实,启动临时应急响应,信息报送、对混阳10名幼儿临时隔离、密接幼儿安置、幼儿园临时管控、开展流调前期工作等内容。 二、演练场景 4月22日上午,学校按30%比例开展核酸检测,22日下午16:10,第三方检测机构反馈,有一混管初筛阳性。接报后,学校通过信息核实,立即启动临时应急响应。 场景1:消息报告与发布 包括混阳信息核实,向属地疾控中心与省市主管部门汇报,发布幼儿园紧急通知等。 场景2:混阳10名幼儿锁定 包括锁定混阳10名幼儿位置及身份信息等。 场景3:幼儿园封控 包括关闭幼儿园所有通道,封控混阳幼儿所在区域,其他在园师生快速原地待命等。 场景4:混阳幼儿应急隔离与密接幼儿临时处置 包括将混阳幼儿转运至园内应急隔离室,对该幼儿原在教室进行封控,室内人员原地待命,应急环境消杀等。 场景5:开展幼儿园流调前期工作 包括获得混阳10名幼儿近5日生活轨迹信息,通过调看监控、电子记录核实混阳10名幼儿在园内的活动轨迹及人员接触情况,准备好摸排信息及相关佐证影像、电子记录等。 三、时间及地点 (一)时间:4月22日16:10 (二)地点:二楼会议室、抽样2个班级 四、参加人员 疫情防控应急演练小组: (一)演练总指挥:园长(高亚媛)。演练现场总指挥,强调演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,负责向街道分管领导、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和区主管部门进行报告。 (二)现场指挥组:园区蹲点(汪惠琴)。关注现场演练各环节的进行,信息的上传下达。 (三)管控督查组:园区蹲点(汪惠琴)。负责对全园进行区域管控,对混阳幼儿教室进行封闭管理。 (四)应急隔离组:保健老师1(王彩红)、查天华(15061138430)。负责指引10名混阳性幼儿到临时隔离室进行临时管控,配合区转运车转运混阳幼儿。 (五)现场消杀组:保健老师2(汤嫣婷)、食堂工作人员(徐芳)。配合疾控完成混阳人员涉疫环境的消毒,同时准备好复核阳性后,园内区域内消毒准备工作。 (六)行程跟踪组:年级组长(陈梅)(朱晓玲)。电话询问该10名幼儿及同居家人近5日(含当日)生活轨迹并做好记录。 (七)流调人员组:流调人员1:王彩红、年级组长(万燕)。根据排查到的幼儿生活轨迹信息,调看监控核实混阳10名幼儿在园内的活动轨迹及人员接触情况,为防疫部门摸排情况准备好相关信息及佐证影像基础材料,配合研判密接、次密接。 (八)核酸检测组:园区蹲点(汪惠琴)。提前做好采样点设置、物资准备及与属地医疗机构采样人员的对接,一旦复核阳性,立即开展校内全员核酸检测。 (九)室外巡查组:室外:保安高明友、室内:(顾美奇)。负责巡查校园,引导室外师生立即快速有序回到教室原地待命。 (十)现场观摩组:抽样班级师生、腾龙全体教职工。 五、演练前的准备工作 (一)准备应急演练场地(二楼会议室、抽样班级、隔离室室内、室外)和物资。(王彩红) (二)带领全体成员事先熟悉核酸检测初筛混管阳性应急处置方案。(汪惠琴) 六、演练流程 (一)接报、启动应急响应 1.流调人员1王彩红(电话13813672941)接到混管阳性(简称“混阳”)信息后,第一时间向蹲点汪惠琴(13961453065)报告,园区蹲点汪惠琴(13961453065)报告园长高亚媛(电话13815011986),汪惠琴(13961453065)同时在学校疫情防控应急工作群(花开群)发布混阳信息。(限时15分钟) (限时3分钟) 【应急演练】汪惠琴工作群发布内容: 消息1(花开群报备):【演练】各位疫情防控组成员,2022年4月22日16点10分,接上级通知,我园在上午开展的核酸检测中发现混阳幼儿(高XX、宋XX、胡XX、凌XX、郭XX、江XX、叶XX、陆XX、赵XX、刘XX),腾龙园区需立即进入应急处置状态。 消息2(腾龙园区防控工作群报备):各位疫情防控应急小组成员,2022年4月22日16点10分,接上级通知,我园在上午开展的核酸检测中发现10名混阳幼儿,请各工作组看到信息后立即进入应急处置状态,收到请回复! 王彩红(13813672941)查天华(15061138430)给混阳幼儿立即佩戴好N95口罩、原地待命,与他人保持2米以上距离,并将幼儿信息上报给园区蹲点汪惠琴(13961453065),园区蹲点第一时间向园长高亚媛(电话13815011986)报告。(限时3分钟) (二)校园管控及现场处置 1.汪惠琴(13961453065)通知保安(051989852726)落实各通道门(大门、后门)全部关闭。通知顾美奇检查教学楼是否都已回到各自班级。通知校园管控督查组陈梅(15961689810)(通知限时1分钟,校园封闭限时3分钟)指示陈梅第一时间到达混阳性幼儿所在楼层进行楼层管控。(限时10分钟) 2.王彩红(13813672941)查天华(15061138430)负责指引10名阳性幼儿到临时隔离室进行临时管控。班级教师带帮幼儿戴上N95口罩并领其他幼儿转移到相应楼层转临时隔离场所(三楼图书室、建构室)。(限时10分钟) 3.汪惠琴(13961453065)通知后勤保障与消杀组汤嫣婷(13775209484)徐芳(13861198792)对该幼儿所在教室和临时隔离场所(一楼美术教室、二楼音体室、三楼图书室、三楼建构室)进行封控。(限时5分钟) 4.汪惠琴(13961453065)通知行程跟踪组陈梅、朱晓玲对10名幼儿及同居家人近5日(含当日)生活轨迹并做好记录。通知万燕流调组对10名幼儿5日学校大数据的摸排 强调:混阳10名幼儿到隔离室的路线以最短、受感染范围最少为原则。
(三)幼儿园信息发布及报送 1.汪惠琴(13961453065)通过“腾龙园区教职工”QQ工作群发出紧急通知,同时和汪惠琴分别电话通知顾美奇(教学楼内)与保安高明友(户外)巡查校园,引导所有在室外的师生立即快速有序回到教室原地待命,在收到疫情防控工作指令前做好个人防护,非必要不出教室。(限时5分钟) 通知如下: 【以下为应急演练内容】全体师生: 2022年4月22日16时10分,我园在疫情防控筛查中发现10人一管(XX班和XX班)(高XX、宋XX、胡XX、凌XX、郭XX、江XX、叶XX、陆XX、赵XX、刘XX)核酸检测初筛混管阳性,根据上级疫情防控工作要求,立即启动学校疫情防控应急预案,为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流动,确保广大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,现要求如下: 请各班老师带着在室内活动的幼儿原地待命,在室外的师生立即快速有序回到教室,在收到疫情防控工作指令前做好个人防护,非必要不出教室门。 全体在园师生要及时关注工作群通知,按照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安排,配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,尽量减少流动、不聚集,不信谣不传谣,随时做好全员核酸检测准备。(不在本次现场演练范围) 龙虎塘街道中心幼儿园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2022年4月22日16时10分 2.汪惠琴(13961453065)第一时间向园长高亚媛(电话13815011986)报告。园长高亚媛向街道分管领导、区疫情防控指挥部051985126620和区主管部门报告。(限时10分钟) (四)开展校园流调前期工作 1.行程跟踪组陈梅(15961689810)(朱晓玲)电话询问该10名幼儿班主任及家长近5日(含当日)生活轨迹并做好记录。(限时30分钟) 2.流调人员万燕(13961453065)根据陈梅、朱晓玲提供的幼儿生活轨迹信息,汇总形成规范化文本(表格附后),为防疫部门摸排情况准备好相关信息材料。(限时60分钟)(不在本次演练范围) (五)协助配合流调溯源 幼儿园疫情防控领导小组配合区流调溯源专班(公安、疾控)、主管部门及“五大员”现场处置。 1.流调人员陈梅(15961689810)配合疾控完成混阳人员抗原检测、复采(双采单检)、送检。配合完成混阳幼儿教室座椅、茶杯毛巾、游戏材料等高频接触面采样。 2.流调人员万燕(13775019699)将摸排出的信息资料提供给公安、疾控,配合研判密接、次密接。 3.应急隔离组王彩红(13813672941)查天华(15061138430)配合区转运车转运混阳幼儿,等待复核结果阳性,协助密接、次密接转运。 4.后勤保障与消杀组汤嫣婷(13775209484)徐芳(13861198792),配合疾控完成混阳人员涉疫环境的消毒,同时准备好复核阳性后,园内区域内消毒准备工作。 5.核酸检测组汪慧琴(13961453065)提前做好采样点设置、物资准备及与属地医疗机构采样人员的对接,一旦复核阳性,立即开展校内全员核酸检测。(管控楼层直接到各班进行核酸采样,其他楼层以班级为单位到大厅进行核酸采样。) (六)演练结束 园区蹲点汪惠琴、园长高亚媛根据演练进程完成情况适时宣布演练结束,并进行演练活动总结。
附:混阳幼儿流调信息表
备注:流调当天+往前倒推4天(共计5天)的幼儿生活轨迹信息。 |
|||||||||||
![]() ![]() |
|||||||||||
附件:
|
||||||||||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