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![]() |
龙虎塘街道中心幼儿园新冠肺炎疫情应急演练方案 | |||||||||||
核酸检测初筛混管阳性应急处置(玲珑园区) | |||||||||||
作者:孙艳 文章来源:原创 点击数: 更新时间:2022-04-25 | |||||||||||
龙虎塘街道中心幼儿园新冠肺炎疫情应急演练方案 ——核酸检测初筛混管阳性应急处置(玲珑园区) 一、演练目的和意义 为进一步强化疫情防控工作,提高我园发现新冠肺炎疫情(初筛混管阳性)的应急处置能力,通过实战演练,促进我园疫情防控应急处置工作的快速、精准、规范,增强我园防疫工作小组紧密协作的有效融合,确保幼儿园和社会的稳定,特制订此演练方案。 一、演练特点 本次演练模拟接报幼儿当中有混管初筛阳性(简称“混阳”)后,幼儿园在属地疫情防控部门进驻前采取的先期处置流程,包括信息核实,启动临时应急响应,信息报送、对混阳幼儿临时隔离、密接幼儿安置、幼儿园临时管控、开展流调前期工作等内容。 二、演练场景 4月22日上午,学校按30%比例开展核酸检测,22日下午16:10,第三方检测机构反馈,有混管初筛阳性。接报后,学校通过信息核实,立即启动临时应急响应。 场景1:消息报告与发布 包括混阳信息核实,向属地疾控中心与省市主管部门汇报,发布幼儿园紧急通知等。 场景2:混阳10名幼儿锁定 包括锁定混阳10名幼儿位置及身份信息等。 场景3:幼儿园封控 包括关闭幼儿园所有通道,封控混阳幼儿所在区域,其他在园师生快速原地待命等。 场景4:混阳幼儿应急隔离与密接幼儿临时处置 包括将十名混阳幼儿转运至相应应急隔离室,对该幼儿原在教室进行封控,室内人员原地待命,应急环境消杀等。 场景5:开展幼儿园流调前期工作 包括获得混阳10名幼儿近5日生活轨迹信息,通过调看监控、电子记录核实混阳10名幼儿在园内的活动轨迹及人员接触情况,准备好摸排信息及相关佐证影像、电子记录等。 三、时间及地点 (一)时间:4月22日16:10 (二)地点:二楼会议室、抽样2个班级(专用活动室) 四、参加人员 疫情防控应急演练小组: (一)演练总指挥:园长(高亚媛)。演练现场总指挥,强调演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,负责向街道分管领导、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和区主管部门进行报告。 (二)现场指挥组:园区蹲点(季雪芬)。关注现场演练各环节的进行,信息的上传下达。 (三)管控督查组:教学行政(张静)、年级组长(柯小进)。负责对全园进行区域管控,对混阳幼儿活动室进行封闭管理。 (四)应急隔离组:保健老师1(孙艳)、食堂(庄亦严)。负责指引10名混阳性幼儿到临时隔离室进行临时管控,配合区转运车转运混阳幼儿。 (五)现场消杀组:保健老师2(顾静竹)、保育员(赵洁)。配合疾控完成混阳人员涉疫环境的消毒,同时准备好复核阳性后,园内区域内消毒准备工作。 (六)行程跟踪组:年级组长(季金亚、周媛)。电话询问汇总该10名幼儿近5日(含当日)生活轨迹并做好记录。 (七)流调人员组:后勤总务(万云娟)、年级组长(柯小进)。根据排查到的混阳10名幼儿生活轨迹信息,调看监控核实混阳幼儿在园内的活动轨迹及人员接触情况,为防疫部门摸排情况准备好相关信息及佐证影像基础材料,配合研判密接、次密接。 (八)核酸检测组:教学行政(张静)。提前做好采样点设置、物资准备及与属地医疗机构采样人员的对接,一旦复核阳性,立即开展校内全员核酸检测。 (九)室外巡查组:食堂人员(张云霞、薛文娟)。负责巡查校园,引导室外师生立即快速有序回到教室原地待命。 (十)现场观摩组:园级行政,抽样班级师生、玲珑全体教职工。 五、演练前的准备工作 (一)准备应急演练场地(二楼会议室、抽样班级及所在专用活动室、隔离室)和物资。(孙艳) (二)带领全体成员事先熟悉核酸检测初筛混管阳性应急处置方案。(季雪芬) 六、演练流程 (一)接报、启动应急响应 1.流调人员万云娟(电话13912328355)接到混管阳性(简称“混阳”)信息后,第一时间向园区蹲点季雪芬(电话13915091292)报告,蹲点季雪芬向园长高亚媛(电话13815011986)报告。流调人员万云娟同时在学校疫情防控应急工作群(花开群)和园区疫情防控应急小组群发布混阳信息,向孙艳(电话13961424906)发出指令,查找“混阳”幼儿的具体信息及当前位置(两个班级),各工作组看到信息后立即进入应急处置状态。(限时15分钟) 【应急演练】万云娟工作群发布内容: 消息1(花开群报备):各位疫情防控组成员,2022年4月22日16点10分,接上级通知,XX园区在上午开展的核酸检测中发现10名混阳幼儿,玲珑园区需立即进入应急处置状态。 消息2(玲珑园区防控工作群报备):各位疫情防控应急小组成员,2022年4月22日16点10分,接上级通知,我园在上午开展的核酸检测中发现10名混阳幼儿,请各工作组看到信息后立即进入应急处置状态,收到请回复! 孙艳(电话13961424906)第一时间通知班主任1XXX班主任2XXX给十名混阳幼儿立即佩戴好N95口罩、原地待命,与他人保持2米以上距离,并将幼儿信息上报给园区蹲点季雪芬(电话13915091292),园区蹲点第一时间向园长高亚媛(电话13815011986)报告。(限时20分钟) (二)校园管控及现场处置 1.季雪芬(电话13915091292)通知校园管控督查组张静(电话15861870252)立即封闭校园,张静通知保安(051981888221-805)落实各通道门全部关闭。(通知限时1分钟,校园封闭限时3分钟)指示柯小进第一时间到达相关场所,不允许人员停留与靠近。(限时15分钟) 2.季雪芬(电话13915091292)通知后勤保障与消杀组顾静竹(电话13813651815)赵洁(电话13063933600)第一时间带好全班人数的N95口罩,到达阳性幼儿所在户外场地,给阳性幼儿及身边人员佩戴N95口罩。(限时5分钟) 孙艳(电话13961424906)、庄亦严(电话13861219783)负责指引阳性幼儿到临时隔离室(室内和户外)进行临时管控,班级教师带领其他2个班级的幼儿转移到就进的临时隔离场所(一楼教工餐厅;二楼教工之家和音体室;三楼美术室、图书室和音体室),顾静竹和赵洁对该幼儿所在专用活动室和临时隔离场所进行封控。(限时30分钟) 强调:混阳10名幼儿到隔离室的路线以最短、受感染范围最少为原则。 东楼梯(大6班旁楼梯);南楼梯(大1班旁楼梯)西楼梯(总务室旁楼梯);北楼梯(大2班旁楼梯);北外楼梯(大5班对面);
(三)幼儿园信息发布及报送 1.万云娟(电话13912328355)通过“玲珑园区教职工”QQ工作群发出紧急通知,同时分别电话通知张云霞(教学楼内)与薛文娟(户外)巡查校园,引导所有在室外的师生立即快速有序回到教室原地待命,在收到疫情防控工作指令前做好个人防护,非必要不出教室。(限时5分钟) 通知如下: 【应急演练】全体师生: 2022年4月22日16时10分,我园在疫情防控筛查中发现发现XX班和XX班十人核酸检测初筛混管阳性,根据上级疫情防控工作要求,立即启动学校疫情防控应急预案,为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流动,确保广大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,现要求如下: 请各班老师带着在室内活动的幼儿原地待命,在室外的师生立即快速有序回到教室,在收到疫情防控工作指令前做好个人防护,非必要不出教室门。 全体在园师生要及时关注工作群通知,按照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安排,配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,尽量减少流动、不聚集,不信谣不传谣,随时做好全员核酸检测准备。 龙虎塘街道中心幼儿园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2022年4月22日16时10分 2.季雪芬(电话13915091292)第一时间向园长高亚媛(电话13815011986)报告。园长高亚媛向街道分管领导、区疫情防控指挥部051985126620和区主管部门报告。(限时10分钟) (四)开展校园流调前期工作 1.行程跟踪组季金亚(电话13861296918)和周媛(电话13915068765)分别电话询问2个班级班主任及家长,了解10名幼儿近5日(含当日)生活轨迹并做好记录。(限时20分钟) 2.流调人员万云娟(电话13912328355)根据季金亚、周媛提供的幼儿生活轨迹信息,汇总形成规范化文本(表格附后),为防疫部门摸排情况准备好相关信息材料。(限时40分钟)(不在本次演练范围) (五)协助配合流调溯源 幼儿园疫情防控领导小组配合区流调溯源专班(公安、疾控)、主管部门及“五大员”现场处置。 1. 流调人员1柯小进(电话15261158275)配合疾控完成混阳人员抗原检测、复采(双采单检)、送检。配合完成混阳幼儿教室及活动室座椅、茶杯、毛巾、游戏材料等高频接触面采样。 2.流调人员2万云娟(电话13912328355)将摸排出的信息资料提供给公安、疾控,配合研判密接、次密接。 3.应急隔离组孙艳(电话13961424906)配合区转运车转运混阳幼儿,等待复核结果阳性,协助密接、次密接转运。 4.后勤保障与消杀组顾静竹(电话13813651815)赵洁(电话13063933600),配合疾控完成混阳人员涉疫环境的消毒,同时准备好复核阳性后,园内区域内消毒准备工作。 5.核酸检测组张静(电话15861870252)提前做好采样点设置、物资准备及与属地医疗机构采样人员的对接,一旦复核阳性,立即开展校内全员核酸检测。(管控楼层直接到各班进行核酸采样,其他楼层以班级为单位到大厅进行核酸采样。) (六)演练结束 园区蹲点季雪芬、园长高亚媛根据演练进程完成情况适时宣布演练结束,并进行演练活动总结。
附:混阳幼儿流调信息表
备注:流调当天+往前倒推4天(共计5天)的幼儿生活轨迹信息。 |
|||||||||||
![]() ![]() |
|||||||||||
附件:
|
||||||||||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