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![]() |
![]() |
融享课程之五:聚焦课程实施,助力儿童成长 | |
作者:王志薇 文章来源:原创 点击数: 更新时间:2025-03-19 | |
主题后审议是课程实施后的阶段性总结,是检验课程实效、提升课程适宜性和有效性的重要一环。为进一步提高教师课程建设的水平,提升教师对课程的理解、执行和创生能力,3月中旬,龙虎塘街道中心幼儿园各年段教师聚焦主题后审议,开展了深入而富有成效的活动。 注重课程的预设与生成:小班年级组结合《我的故事》主题背景下的预设与生成,谈课程实施中的有效支持。许惠莲老师聚焦幼儿自身能力的成长,开展关于幼儿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探究与跟进,从调查了解、主动参与、自我评价等多方面活动促进幼儿主动学习。陆琰珂老师则是从幼儿的兴趣出发,结合幼儿一日活动以及新学期幼儿的成长进行预设与生成,有侧重的推进课程的脚步。在会议中,老师们能结合案例,反思主题开展过程中的问题,进一步明晰和梳理预设与生成的相互作用与策略,为下一轮课程开展积累宝贵的经验。 聚焦资源的挖掘与利用:中班年级组围绕主题《便捷的交通》开展主题后审议活动。老师们链接幼儿寒假生活,用生动的案例讲述班本课程中如何聚焦幼儿兴趣,充分挖掘和利用身边的资源,并将资源巧妙地运用到一日活动中,丰富幼儿的游戏体验。在研讨过程中,老师们能结合案例,反思主题开展过程中的问题,也在班本课程回溯过程中去真正感知如何更走进儿童的需求、更贴合儿童的成长、更多元的发展儿童的能力。 落实教师的观察与跟进:大班年级组通过回顾与评估大班《和书交朋友》主题课程的实施情况,结合“资源—活动—经验”来审议课程资源的有效性、活动设计的合理性以及幼儿在活动中的经验获得与成长,进一步促进各班级在课程开发与实施中的创新与灵动性,同时在大班的教师的互相碰撞中,进一步明晰“精准观察—有效跟进”的策略,为下一轮课程的开展提供优化建议。 课程审议就是不断反思课程实施过程的得与失,为后续课程的开展积累丰富的经验。让我们将儿童放入课程的中央,回到教育最原始起点,让课程真正成为儿童有效成长的载体。 撰稿:王志薇 摄影:四园区教师 审核:潘雯雯
|
|
![]() ![]() |
|
附件:
|
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